来源: 湃客:独立鱼电影
时间: 2021-11-29 11:30
作者: 鱼叔
标签: 网暴, 封杀, 死亡威胁
网暴、封杀、死亡威胁,这才是娱乐圈最大闹剧 原创 鱼叔 独立鱼电影
今年娱乐圈最大笑话诞生了:
「哈利·波特20周年」重聚活动,没请J·K·罗琳。
今年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20周年。
片方集结主创,录制这档重聚节目,将于明年1月1日上线。
电影中大部分演员,和部分导演都会到场。
可唯独少了J·K·罗琳。
众所周知,罗琳是《哈利·波特》原著作者。
也是她一手缔造了整个「哈利·波特宇宙」。
没有她,就没有哈利·波特。
更荒谬的是导致J·K·罗琳缺席的原因,以及发生在她身上的一连串闹剧。
被除名,被网暴,被跟踪,被死亡威胁…
事件经过之错综离奇,堪称当代互联网奇观大赏。
而一切的导火索,要从罗琳两年前的一条推特说起…
2019年9月,英国通过了一项「跨性别政策」:
下次人口普查时,跨性别者可依照心理性别修改自己的性别,无需与出生证明上的生理性别一致。
一位名叫玛雅的研究员在推特上极力反对这项政策。
她认为没有做变性手术的男人认定自己是跨性别女,会侵犯到女性的生存空间。
因为这个言论,玛雅被公司解雇。
玛雅·福斯特众筹83000英镑来支付她的律师费
2019年12月19日,J·K·罗琳在推特上声援玛雅。
罗琳疑似否认跨性别者身份的消息瞬间传开。
但这件事在当时很快就过去了。
真正引爆全网的事件,发生在疫情期间。
2020年6月6日,罗琳转发了一篇名为《疫情之后,为来月经的人创造一个更平等的世界》的文章。
她指出文章中「来月经的人」这个形容不妥,应直接用「女人」一词代替。
一石激起千层浪。
网友们群起而攻之。
他们认为,罗琳将所有「来月经的人」等同于「女人」,等于无视了跨性别者的存在。
对此,罗琳一连发了好几条推文进行解释。
她说几十年来一直很同情跨性别者。
但也强调了性别是客观存在的:
「消除性的概念,会使许多人无法有意义地讨论他们的生活。」
她还在个站发表了一篇数千字的长文。
文中否认自己是排跨激进女权主义者(trans-exclusive radical feminist,简称「TERF」)。
并且抨击了「TERF」这个词,称它是一种让女性噤声的蔑称。
同时表达了对女性空间可能遭受侵犯的担忧:
「当你向任何相信或感觉自己是女人的男人(跨性别女)敞开浴室和更衣室的大门时,你也为所有想进来的男人敞开了大门。」
这些推文和文章,加上罗琳先前声援玛雅,终于点燃了大众的怒火。
短时间内,围绕罗琳展开了一场关于跨性别者的「战争」。
饰演哈利·波特的丹尼尔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罗琳:
「跨性别女就是女性,任何相反的言辞都都会抹杀跨性别者的身份和尊严。」
饰演赫敏的艾玛·沃森的态度和言辞比丹尼尔更激烈。
她连发数条推特,公开表示支持跨性别群体:
「我想让我的跨性别粉丝们知道,我和世界上其他很多人都理解你,尊重你,也爱你。因为你是真实的你。」
扮演罗恩的格林特也在《泰晤士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我坚定地站在跨性别者这边。跨性别女就是女性,跨性别男就是男性。我们都有权生活在充满爱和没有评判的世界。」
至此,「铁三角」完全与罗琳割席。
出演《神奇动物在哪里》的埃迪·雷德梅恩,也发表了长文,表示不认同罗琳的观点。
「哈利·波特」系列片方华纳紧跟着发布声明:
「培育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对我们公司和全球观众来说,从未如此重要过。」
即便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罗琳,恐怕没想到,一条推特会引起这样的蝴蝶效应。
一夜之间,她成了众矢之的。
那些和她有着十几年合作经历的演员与公司,全都站在了她的对立面。
当然。
在一边倒的局面中,也不乏支持罗琳的人。
只是攻击的浪潮过于凶猛,淹没了零星的支持声。
饰演伏地魔的拉尔夫·费因斯声援罗琳:
「我无法理解人们对罗琳的刻薄,我能理解争论的程度为何如此激烈,但我发现这个时代充满指责,而这些谴责是不理性的。」
饰演海格的罗比·科特瑞恩也在为罗琳辩护。
以上公众人物的发声,还算言之有物。
但广大网友的攻击评论,就完全不讲道理了,充斥各种污言秽语。
「战火」愈演愈烈。
甚至从线上蔓延到了线下。
在「国际跨性别者纪念日」当天的活动中,有三名跨性别活动人士跑到罗琳家门口举牌拍照,然后把地址发到网上。
还有一些跨性别活动人士曾威胁过要殴打、强奸、暗杀罗琳。
罗琳说:「我收到过太多的死亡威胁,都可以用它们来裱装房子了。」
从各抒己见,到众人站队,再到集体网暴。
最后延伸至现实中的骚扰和死亡威胁。
「罗琳事件」的逐步演变,恰好映照出了如今的各种互联网乱象。
「罗琳事件」持续了两年时间。
争论双方,各执一词。
核心矛盾无非在于,跨性别者的权利是否会影响到顺性别者的权利?
但不管如何,这个话题距离我们还是比较遥远。
比起跨性别议题,鱼叔更想探讨的,是离我们更近的一种现象。
也就是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
难道,仅仅因为罗琳发表了不被认同的看法,就该被抵制,被封杀,被除名吗?
就像有网友开玩笑说的:
「作为一个巫师世界的创造者,罗琳有朝一日却亲身经历了一场猎巫行动。」
什么是取消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抵制」和「封杀」,只是未有公权力介入。
针对那些说出冒犯言论的公众人物。
通过「取消文化」尽可能最小化这个人的影响,让其社会性死亡。
原先没人意识到「取消文化」的威力。
可是随着近些年西方政治正确走上一条矫枉过正的歧路。
「取消文化」也开始变得畸形,逐渐变成了言论自由的反面。
而这种畸形,在「罗琳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罗琳的言论发布后,她被两个最大的哈利·波特粉丝网站开除了「原著籍」。
「破釜酒吧」和「麻瓜网」不再承认罗琳对「哈利·波特宇宙」的贡献。
网站今后不再继续更新和提及关于罗琳的一切内容。
粉丝们宁愿相信,《哈利·波特》小说是初音未来写的。
然后各界开始拿她的新书《麻烦的血源》(Troubled Blood)说事。
书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有位连环杀手,喜欢穿着女装犯罪。
在反对罗琳的人眼中,这成了她恐跨的又一「实锤」。
跨性别活动人士警告罗琳:
「在跨性别者自杀人数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创作这样的角色是一种思想犯罪。」
实际上。
书中的连环杀手,穿女装是为了接近目标。
并不是「异装癖」或跨性别者。
而且这部小说900多页,该杀手所占篇幅极少,男扮女装也只是作案手法之一罢了。
最后罗琳还特地出来解释,这个角色的灵感来自现实中的两位杀手。
不仅如此,「取消文化」还进一步蔓延到支持罗琳的人。
单口喜剧演员戴夫·查普尔,在网飞的一档节目中支持罗琳。
当场讲了几个揶揄跨性别者的段子:
「每一个人,都必须通过一个女人,而非跨性别女的双腿间才能来到地球上。」
节目播出后,遭网友抵制要求下架。
还有饰演马尔福的汤姆·费尔顿。
他没有针对罗琳的言论表态,也没有像「铁三角」急着割席。
只是在舆论最汹涌的时候,点赞了罗琳的动态,后来又取消了。
仅因为此事,汤姆在后来的一次直播中被网友骂哭。
外网还发起了一个「阻止罗琳继续获得版权费」的挑战。
抵制可能到来的哈利·波特剧集。
包括此次20周年重聚活动罗琳被排挤在外,也是「取消文化」造成的。
过去两年,在「取消文化」戾气最盛的时候,还闹出了「悼念J·K·罗琳」#RIPJKRowling的乌龙事件。
有些网友因为不同意罗琳的言论,已经不只是希望她被「取消」了。
甚至恶意诅咒她死。
因为带有这个话题标签的恶评实在太多。
以至于推特官方不得不在话题下特别注明:罗琳并没有去世。
不过。
「取消文化」从未真正将罗琳「取消」。
因为她一直在输出自己的观点。
哪怕偏激,哪怕招黑,也不放弃和舆论斡旋,不让「取消文化」达到目的。
后来她自己也开起了玩笑:
「当你们无法让一个女人被她的出版商解雇、逮捕或抛弃,而取消文化只会让她的书销量不断上涨时,你们真的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
试想。
如果换作另一个人,没有罗琳这样的名气,和硬刚到底的决心。
在长达两年的「取消文化」中,很可能早就被打压到封笔了。
「罗琳事件」发展至今,早已远离最初的讨论范畴。
在「取消文化」的影响下,少有人继续关注跨性别者的权益。
多的是对罗琳这个靶子抹黑、造谣、诅咒。
以至于在不堪其扰的时候,罗琳曾联合150位公众人物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谴责「取消文化」。
其中包括美国女权领袖格洛丽亚·斯坦尼姆、《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人。
公开信中写道:
「我们的文化转变为这样一种倾向:对于对立观点的不容忍和公开羞辱,以及以盲目的道德确定性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整封信的主题就是提醒大众,要警惕因「不容忍对立观点」而使言论自由受到威胁的现象。
「取消文化」是互联网时代权力运作方式的一个分支。
任何拥有社交账号的人都可以轻易获得这种权力。
随着疫情期间社交媒体获得翻倍的关注,这种权力变得愈发膨胀。
这也解释了为何「罗琳事件」爆发于去年6月份。
可「取消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
在诞生之初,「取消文化」作为一种纠错机制,确实可以推动文艺创作走向多元化。
但。
随着西方这些年政治正确愈演愈烈,乃至进入一种魔怔状态——
《乱世佳人》因被指控涉及种族歧视,特地下架补充了文字说明才重新上架;
《老友记》因剧中6名主演全是白人角色,被批缺乏种族多样性,制片人流泪道歉;
英剧《安妮·博林》请了一位黑人女演员饰演安妮·博林而备受吐槽,喜提IMDb有史以来最低的1.2分。
《乱世佳人》剧照
当政治正确凌驾于艺术表达之上时。
作为政治正确的产物,「取消文化」也不可避免沦为了一种维护政治正确的工具。
就像罗琳的言论经过多方的误读,曲解,加工,最后都成了宣泄情绪的舆论武器。
这种畸形的「取消文化」,同样值得我们警惕。
因为它也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不同意一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就一定要将其置于死地。
人们对畸形的「取消文化」的担忧,亦是对「网络暴民正义」的担忧。
这种所谓的正义没有正当程序,没有问责机制。
任何失控的局面都可能发生。
因为「取消文化」寻求的是摧毁,而不是和解。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取消文化」被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
那么最该被取消的,就是「取消文化」本身。
全文完
原标题: 《网暴、封杀、死亡威胁,这才是娱乐圈最大闹剧》
本文讨论了著名作家J·K·罗琳因其对跨性别者相关话题的看法而遭遇的大规模网络暴力和争议。2009年,罗琳声援一位反对跨性别政策的女性,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对和网络攻击。2020年,她在推特上对一篇关于性别的文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来月经的人’应称为‘女人’,这引来了攻击者的猛烈抨击,认为她忽视了跨性别者的存在。随后,罗琳被指控为反跨性别者,遭到了众多曾参与‘哈利·波特’系列的演员公开反对,甚至遭到死亡威胁。本文分析了‘取消文化’的影响,以及罗琳相关言论如何演变为一场关于跨性别权利的较量。尽管面临激烈的舆论,罗琳仍坚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质疑这种文化现象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导致对言论自由的压制。
附加信息 [Processed Page Metadata]
| Attribute | Value | |—————–|—————————————-| | Filename | m_J·K·罗琳被网暴、封杀、死亡威胁,堪称当代互联网奇观大赏.md | | Size | 15185 bytes | | Archived Date | 2024-11-03 08:27:56 | | Original Link |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5591008 | | Author | 鱼叔 | | Region | 未知 | | Date | 2021-11-29 | | Tags | 跨性别, 罗琳事件, 网络暴力, 取消文化, 性别政策, 社会评论, 娱乐圈 |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浏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