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website

汉语非二元代词的检索–翻译技术速递

正文 { data-search-exclude }

翻译技术速递

The Search for Non-Binary Pronouns in Chinese { data-search-exclude }

原文来源 机器翻译

时间: 2021-07-26 10:52
来源: multilingual
作者: -
编辑: 罗朝婷(西北民族大学)


随着企业努力接触更广泛的受众,性别包容的语言已变得势在必行。企业已经认识到,任何与偏见、种族主义或性别歧视的联系,无论多么无意,甚至是好意,都可能损害品牌形象,阻碍产品成功。然而,在本土化过程中使用性别包容性语言也带来了语言行业专家迫切希望解决的一系列新挑战。本文主要探讨汉语非二元代词本地化所面临的挑战。

当代汉语使用他(tā)作为他/他和她(tā)作为她/她。宾格的“他”和“她”在中国不采取不同的形式,所有格只是增加了一个额外的信(de)代名词,因此既不客观也不物主代词引起问题。

当代汉语代词的使用相对较新。在14世纪初出版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他被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表示任何第三人称。在18世纪中叶出版的另一部小说《红楼梦》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用法,在这部小说中,男性和女性人物都被称为第三人称。

从文字词源学的角度来看,除了上面的实际例子外,他的构成原本是性别中立的。它的部首,或索引成分,带有“人”的意思。因此,可以说,他直到1920年前后并不是男性的专属代名词。

清朝被推翻后,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接受了西方文化。这包括语言。在1920年,刘班农写了一首诗,名叫《我怎能不思念她》。他借用了她,一个变种角色意味着“姐姐”,但否则破产,和用它来表示女性第三人。这是将中国妇女从儒家父权制中解放出来的努力的一部分。

翻译工作者在将“她/她”翻译成中文时一直在努力,他们希望得到独立的代词,而不是性别不可知的代词。逻辑很简单。作为一种无性别的语言,汉语不能像大多数印欧语系语言那样精确。此外,没有女性代词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女性成就的缺乏认识,因此,汉语将受益于采用女性代词。

不是每个人都同意。一些男性批评人士指出,他已经包含两性:发明新代词将引入一个新的语言区分男性和女性。其他女性批评家更进一步认为,替换人(人)的部首为女性(女),她将暗示女性低于男性。不过,尽管她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确立,但他则从普遍的第三人称代词过渡为更加排他的男性代词。

如前所述,上个世纪的翻译工作者更关心汉语的准确性,但随着现实的变化和价值观的进步,今天的挑战是如何使汉语更具包容性,这在西方已成为一个突出的价值。因此,本土化也涉及将西方价值观引入不同的文化,包括现实中滋养这些价值观的文化需求。

跨性别群体在中国仍未被广泛认可。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43%的受访者认为变性人患有某种精神疾病。虽然也有像金星这样的例外,但对她的认可是伴随着对传统性别规范的完全接受。有人可能会说,在中国,从一种性别转变为另一种性别的问题不大——只要遵守另一个性别的规范。当非二元性的人认为自己是二元性时,非二元性代词的问题便不那么紧迫。

在讲汉语的跨性别群体中,并没有一个公认的非二元性别第三人称代词,但一些候选词已出现。一些人已用X代替人和女的部首,创造出新词“X也”。这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只要字体软件的主要公司将其添加到汉字列表中,但这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因为所有中国的科技公司都必须听命于政府。

香港的跨性别资源中心(Transgender Resource Center)提倡使用“TA”,也发音为“tā”作为普通话中的非二元代词。“TA”作为一个中性代词的起源相当模糊。据推测,“TA”最初是作为网络俚语出现,应用于性别信息被认为不相关或过于披露的语境。它的优点包括其发音——完全相同于男性和女性第三人称代词。此外,许多中国网民已开始使用它。

尽管“TA”是一个合理的候选人,然而它也伴随着几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其语域:“TA”是网络俚语,缺乏正式话语中的使用。第二个挑战是它的语言来源:“TA”并非汉字。第三个,或许也是最严峻的挑战是,虽然中国网民广泛使用“TA”,但尚无法确认“TA”是否为大多数非二元性别中国人的首选代词。这部分由于其社区的发展仍然相对较为初步。

如果非二元的华人社区尚未就其首选代词达成共识,则没有任何外部代理人能告诉他们该使用什么。不幸的是,要求将非二元代词本地化成中文就如同在不存在的地方寻找解决方案。

中性代词的支持者常常认为,二元性别理解与西方殖民主义相关。要求非西方语言(例如汉语)采纳性别包容性语言,促使其他文化直面其对非二元人群的对待,这可能是一种侵扰性过程。考虑到中国国内的LGBTQ+权利组织已面临被视为外国势力的风险,想要在中国市场获利的企业无法承受被指控为颠覆国家价值观和社会秩序的西方代理人的风险。毕竟,如果中国政府决定将LGBTQ+列入禁令名单,企业将面临是放弃在中国的利润,还是放弃LGBTQ+内容,进而疏远其他地区客户的两难境地。

有一种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允许用户自定义其代词,尤其是在当地观众尚未形成任何明确代词的情况下。一个担忧是,喷子可能会滥用此机制。然而,喷子们一直在滥用自我命名机制,游戏行业已开发出了可能有助于自定义代词的缓和措施。最终,在解决语言行业困境时,我们必须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


微信关注沙龙君

摘要与附加信息

该文档探讨了汉语中非二元代词的使用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挑战。随着企业越来越意识到语言的性别包容性的重要性,性别包容性语言在沟通中变得必不可少。文章分析了现有代词的局限性,指出汉语主要使用他(tā)和她(tā)作为代词,但缺乏能够代表非二元身份的代词。这种文化和语言上的欠缺反映了社会对非二元群体的不认可。在描述代词的历史演变后,文章提出了不同的提名,比如建议将“TA”作为非二元代词,但也承认其在正式语境中的使用障碍和缺乏广泛共识的问题。此外,文章讨论了在本土化过程中如何引入包容性的意识和对非法定语言的潜在挑战,以及对文化外来的干预可能引发的争议。最终,文章建议允许用户自定义代词,以便在缺乏明确共识的情况下更灵活地适应个体的性别认同需求。

附加信息 [Processed Page Metadata]

| Attribute | Value | |—————–|—————————————-| | Filename | transtech_汉语非二元代词的检索–翻译技术速递.md | | Size | 6608 bytes | | Archived Date | 2024-11-12 09:06:14 | | Original Link | http://transtech.lingosail.com/news/detail/188108 | | Author | 罗朝婷(西北民族大学) | | Region | 未知 | | Date | 2021-07-26 | | Tags | 非二元代词, 性别包容语言, 汉语, 翻译技术, 跨性别, 文化适应, LGBTQ+ |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浏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