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诗《交换帽子》发表于 1956 年,是 20 世纪美国作家和翻译家伊丽莎白·毕晓普明确讨论性别问题的少数几首诗歌之一。
《交换帽子》出现在毕晓普当时男性主导的诗歌领域的职业生涯的中途。毕晓普是唯一一位在此期间工作的重要且广受好评的女性诗人,更不用说女同性恋诗人了。男性评论家和同行经常对她给予居高临下的赞美,直接提到她的性别。Bishop 在《交换帽子》中挑战男人和女人不同的信念。她提出,男人和女人都有跨性别角色的自然倾向。尽管存在社会条件和规定,但一些经历(例如死亡和做梦)超越了性别。诗人传记 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 (Elizabeth Bishop) 高度视觉化和观察性的诗歌为她赢得了 20 世纪最受喜爱和最持久的美国诗人之一的地位。毕晓普生前的评论家们居高临下地将毕晓普的作品称为 20 世纪女性所写的最杰出的诗歌。然而,她的声誉和遗产让许多男性同龄人黯然失色,甚至比她更持久。她的诗歌在动态和情感上探索了记忆、孤独、不同的力量和地点,但没有过多地透露她的私人生活。Bishop 将诗歌称为“用自己的感受思考”(Becker, Deborah。«The Life and Poetic Legacy of Elizabeth Bishop»。由 Caitlin O’Keefe 编辑,«Radio Boston»,WBUR,2017 年 2 月 20 日)。学者们将 Bishop 作品中发现的许多感受追溯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童年。Bishop 于 1911 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她从不记得她的父亲 William Thomas Bishop。他在她八个月大时去世了。她的母亲格特鲁德·布尔默·毕晓普 (Gertrude Bulmer Bishop) 在毕晓普的整个童年时期,她都在与自己的心理健康作斗争。最终,她于 1916 年自愿入住新斯科舍医院,直到她于 1934 年去世。五岁的毕晓普成为她的外祖父母和姑姑莫德·谢泼德森 (Maud Shepherdson) 的监护人。她在新斯科舍省的大村和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度过了童年。虽然毕晓普再也没有见过她的母亲,但她回忆起与她姑姑的亲密关系。他们“彼此相爱,并互相倾诉一切”(«Elizabeth Bishop»。«Vassar College Encyclopedia»,瓦萨学院,2015 年)。毕晓普对聚光灯产生了强烈的隐私感和厌恶感。她原本计划在瓦萨学院主修音乐作曲。然而,每月必须进行的公开表演开始让她感到恐惧和恶心。她切换到英语,已经在她的高中杂志上发表过诗歌。她的大学岁月也彰显了毕晓普自以为是的天性、敏锐的编辑眼光和后来的文学风格。Bishop 和五个朋友,包括未来的作家 Mary McCarthy,于 1933 年创立了 «Con Spirito» 文学杂志。在此期间,她采访了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 TS Eliot,并与美国文学名人 Marianne Moore 建立了终生的友谊。Bishop 对 Moore 的指导帮助说服这位年轻女性在 1934 年大学毕业后以及从 1935 年到 1938 年的整个旅行中追求诗歌作为职业。 1936 年的著名诗歌《人蛾》。在摩尔多年鼓励出版诗集后,Bishop 于 1946 年出版了《南北》。这本书获得了著名的霍顿·米夫林诗歌奖。毕晓普的文学之星迅速崛起。1949 年,国会图书馆还任命她为诗歌顾问,现被称为桂冠诗人。毕晓普是一名女同性恋者,由于联邦政府对共产党人和 LGBTQ+ 人群的追捕和迫害,她的任期压力很大。她还与哮喘、酒精中毒、湿疹和流感等健康问题作斗争。她的任期于 1950 年结束。毕晓普在巴西找到了幸福。她最初只是去那里拜访朋友,但过敏反应延长了她的旅行时间。康复后,毕晓普决定住在那里。她与巴西建筑师 Lota de Macedo Soares 开始了一段恋情,并共同生活了 17 年。Bishop 通过将她寒冷的新英格兰根源与巴西和佛罗里达的热带气候进行比较,更深入地探索了二分法和相似之处。Bishop 利用记忆及其建构,著名地指出她在巴西重新创造了她在新斯科舍省的童年。在此期间,毕肖普出版了三本书。她于 1955 年扩充并重新发行了《南北》。新版获得了普利策奖。《旅行的问题》随后于 1965 年问世。可悲的是,在 1967 年罗塔在纽约逗留期间自杀身亡后,毕晓普的巴西岁月宣告结束。毕晓普在 1970 年获得国家图书奖,并于 1970 年开始在哈佛大学担任创意写作讲师,开始了她人生的下一阶段。在罗伯特·洛厄尔出国期间,毕晓普开始担任他的替补,直到1977。Bishop 还与 Alice Methfessel 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关系,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 Bishop 去世。她最著名的诗集《地理 III》于 1976 年在书店上市。该诗集收录了她最著名的几首诗:《驼鹿》、《在等候室》、《一次失落》和《漂流记在英国》。
这篇文章探讨了伊丽莎白·毕晓普的叙事诗《交换帽子》,该诗发表于1956年,是美国作家伊丽莎白·毕晓普在其职业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几首明确讨论性别问题的诗歌之一。作为一位重要且受欢迎的女同性恋诗人,毕晓普在男性主导的诗歌领域中挑战了传统性别角色,探讨了男人和女人在社会规定之外的自然倾向。诗歌通过生动的图像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记忆和孤独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她个人的生活经历,如童年的创伤以及与女性伴侣的关系。毕晓普的作品展示了对性别和身份的深刻理解,并在20世纪的文学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附加信息 [Processed Page Metadata]
| Attribute | Value | |—————–|—————————————-| | Filename | gallerix_伊丽莎白毕晓普的“交换帽子”.md | | Size | 5924 bytes | | Archived Date | 2024-11-12 11:44:03 | | Original Link | https://gallerix.asia/news/lit/202211/obmen-shlyapami-elizabet-bishop/ | | Author | 伊丽莎白·毕晓普 | | Region | 美国 | | Date | 1956-01-01 | | Tags | 跨性别, 性别角色, 女同性恋诗人, 诗歌, 文学艺术, 社会环境, 性别问题 |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浏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