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website

专家解析青少年异性癖:应从小给孩子“明性片”

正文 { data-search-exclude }

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0-05-24 15:31:00

男版LadyGaGa、男版“范冰冰”孔铭、“萝莉”风格男生尚晨,最近娱乐圈男性选秀活动真可谓“阴风”阵阵。一头长发,一席短裙,就连声音也很柔美的“快乐男声”参赛选手刘著,更是将这股“伪娘”风吹向极致,人送封号“著姐”,网络上再掀热论高潮。

随着“大陆第一伪娘”樱冢澈开始走红,“伪娘”一词就开始在娱乐和文化圈出现。异装癖?易性癖?变性人?本期《生命周刊》我们将邀请心理学专家解析这些问题,反思“伪娘”当道,是不是男孩教养出了什么问题?

采访专家: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

A、伪娘刘著患了异性癖

人活世上,有三种性别: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对一般正常人来说,这三种性别是统一的,但是对极少数人来说,这三种性别统一不起来,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异性癖(又叫易性癖)。

刘著绝对是个男孩儿。

考上大学后,父亲带着刘著专门去华西医院做过一次检查,医生的结论是:刘著在生理上是一个完全正常的男性。如果不化妆,从外表上看,他也是男性,如,他有着浓黑英气的剑眉,一双筋络分明的大手等。

刘著有颗女儿心。

他3岁时开始穿裙子;初中时老师命令他剪齐耳短发,他嚎啕大哭着说:“你叫一个小女孩把头发剪那样,她也会这样大哭的啊。”初中毕业,刘著进了领风气之先的艺术学校——成都川音附中,开始蓄长发,学化妆,着女装,穿高跟鞋,习惯被称作“著姐”。进大学后,刘著并不参与风行于男生寝室的各类网络游戏,业余时间,他更多地把自己丢到街上的大小女装店,或者在寝室研习化妆技巧,以至于需要人时常提醒:“再不出来就迟到啦!”他还习惯于穿胸衣,说:“女孩子,当然要穿的啊。”

刘著的社会性别混乱。

有记者采访时问他,“以后是否会憧憬过花前月下的美好?”他说起来惨然:“憧憬是憧憬,现实是现实。我分得很清楚。但我不难过,我只是无奈,因为我不能结婚,不能生小孩,那我也许可以在别的地方得到补偿,比如音乐。”

刘著生理性别、心理性别、社会性别不统一了,他患上“异性癖”了。

女性也可能患异性癖。

2008年8月30日的《重庆晨报》报道了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11岁女生的怪异行为。这个女孩留着平头穿着短裤,还爱上了同班的一个女生。她要父母带她去做变性手术,结果重庆的各大医院没人敢接招,因为检查结果,她是个十足的女孩。

B、异性癖缘于心理性别被转移

个案:南京有位年轻人,前女友与他分手时,他哭着求女朋友不要离开他。女朋友厌恶地说:“你一点也不像男人!”这对他刺激很大。当时他大学刚毕业,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如意,不是嫌路太远,就是嫌压力大,真想一气回家。有一次在家,他化妆,穿上妈妈的漂亮衣服,在镜子面前左顾右盼,发现自己真是个“漂亮女人”,不免恨父母为何不生自己为女儿身,当男人太累了,而当女人,可以撒娇,被呵护,理所当然地在家“小鸟依人”地生活。之后,他常在家,穿起女人的服装,浓妆艳抹,想像自己成了女人,在镜中顾盼自怜。

心理学认为,性征,是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包含有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被心理学家认定的,往往被人忽视的“心理特征”,就是指男女在性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比如, 男人以自信、独立、豁达、勇敢、坚毅、抗争、振奋的精神为荣耀, 他们有着强烈的爱护和保护别人的意愿,以及很强烈的勇于担当的责任心;而女青年则以温柔、文雅、善良为追求, 柔弱、缠绵、羞涩、多愁善感及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别人的保护(取男人、女人性格优点的人,被称作“双性人格”)。

此个案中的这位地道的爷们,却有着女人的心理特征。为何生理特征没变,却会有异性的心理特征?

“异性癖”的真正名字叫“大脑皮层性别转移症”。是“心理性别意识”,在环境的刺激下发生转移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有的容易转移,有的不容易转移?很可能有着遗传的因素在里边,患者的基因上有某种我们还不知道的特点,让其比较容易转移。就像有人容易患,有人不容易患一样。

C、异装癖也是一种心理病

个案1:南京某大企业有个管着上百号女工的男主管,因长相秀丽, 又受女工推崇, 内心里总感觉自己是最漂亮的女人。时不时地在宿舍穿裙、化妆、拍照。

个案2:有位地勤人员,看那些空姐昂头挺胸地走来走去,很羡慕。有一晚,他穿上女装,走上街头,看一个个男子因惊艳而回头,心中涌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幸福感觉,于是一次次地上街去体验那种幸福感觉。

“异性癖”患者的症状是“生理、心理、生理性别”的不统一。是心理上发自内心地认同异性,“异妆”已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渴望通过手术,改变自己的性别,能以完全的异性形象在社会上立足(扮演异性的社会角色)。刘著和那位11岁的女生,就是这样的患者(刘著虽说自己不会做变性手术,那是因为他知道手术很伤身体,而并非是内心不渴望)。

很多喜欢打扮成女孩的男生(包括上述个案),现在应该说还是准“异性癖”患者,他们“心理性别”上有异样的感觉,“异妆(异装和化妆)”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感到非常地快乐,心理学称这种“准异性癖”为“异装癖”。

“异装癖”患者的内心有道德冲突,能够主动地看心理医生,如果及时就医,可以走出“易性癖”的阴影。

一位幼儿园园长说:“幼儿园大班男孩因为找不到妈妈哭了;男女生打架,男孩竟然输了。”

一位小学老师说:“69%的女生说,班上的男生缺乏男子汉气概……越来越多的事,让家长和老师纳闷:现在的男孩怎么了?”

一位中学校长则无奈地感叹:“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女生装扮却偏向中性,言行粗犷……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

“性别意识”上的亚健康,很可能会发展成“异装癖”,甚至是“易性癖”,请重视!

但是,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成为“性别意识”上的亚健康人群呢?

D、给孩子一张“明性片”

心理性征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分泌的影响, 有人认为是性激素的生物效应不同, 有人认为是两性的中枢系统兴奋性有差异,除此之外, 社会因素、家庭影响、自身意识也很重要。

性别差异要从小强调,心理学认为孩子需要明确的性别角色的教育。

个案:有位男孩,五官长得精致,像个小女孩,因体质较弱,奶奶怕他长不大,婴幼儿时,把他当女孩儿来养,给他穿粉红的小裙子,扎两条小辫儿。男孩如今5岁了,性格文文静静的,不喜欢理发,一说要带他剪头发就使劲儿哭。他喜欢偷偷地涂妈妈的口红,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他从来不玩机器人和汽车,带他上街经过卖洋娃娃的柜台就眼巴巴的。看着小孩那样,父母可了,强调地跟他说,他是个男孩儿,他也点头,可过后还是像个女孩子一样,娇滴滴的。

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理学上称为性别意识。所谓性别角色教育,就是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应该从小就让他们明白作为男人和女人,应该具有怎样不同的气质和品格,如此,不同性别的人,才会与社会规范的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

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阶段:儿童期2~3岁开始关注自己的性别,知道男孩该玩汽车、刀枪,女孩该玩娃娃、听诊器等游戏。这时,孩子的性意识,多半是家长灌输,孩子遵从;4~5岁,孩子的性心理产生,男孩要大胆、不能哭;女孩要文静、要细心。6~7岁,即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真正的心理性别意识的形成,在12岁,青春期来临之前。

个案中的男孩子在关键的婴幼儿期,被当女孩子养,因此有了女孩子的气质和品格。

在美国,家长对低龄儿童的性别差异是很看重的,年轻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用品、女用品。那些抱在手上的男婴,已穿上了正式的男装三角裤,尽管三角裤里还裹着纸尿布。他们的母亲说,应该让他知道自己是男孩。

教男孩有男人气,教女孩更细心,这在美国家长心中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育儿观。假如母亲送儿子上幼儿园,孩子缠着妈妈不肯放,妈妈只要对儿子说:“不能哭了,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男孩就会强忍着哭,松开手。

一位读者告诉记者,孙子和外孙女都是由他和老伴带大的。两个孩子的小人书,他总分开来买,给孙子买的是英雄故事;给外孙女买的是《花仙子》。他喜欢下棋,看孙子挺感兴趣就教会了他,在切磋棋艺的过程中锻炼他的逻辑思维;外孙女不喜欢下棋,但喜欢做小手工,她姥姥就教她一些针线活儿和剪纸,她玩得津津有味。

心理学认为,儿童正确认识性别,必须是在双性别的环境中、在孩子和不同性别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在孩子与异性的不断比较中,逐步发展并成熟起来。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在同龄人的环境中玩耍,才有利性别角色的教育。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这在心理学研究中叫做“双性化”发展,现在多见的不男不女的“中性化”,是性别教育不当的结果。

E、富裕环境容易养出“娇”儿

个案1:有个高一男孩,写作业一定要妈妈陪着,洗澡时还要妈妈给他搓背,而且至今还要和妈妈一起睡觉。

“穷养儿,富养女”,这句俗语说的是针对不同性别的孩子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女孩来说,优越的条件有助于培养其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气质;而对男孩来说,其坚韧的性格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则需要生活的磨练。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怕女孩弱势,难以生存,就将女孩当男孩养,因此很多女孩已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而男孩,则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宠爱,品尝不到生活的百般滋味,变得非常娇气,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个案2:一位先生说,“我平时很忙,儿子交给他妈妈和同住的外婆管。儿子4岁时,我发现他喜欢闷在家里,说话细声细气,像个小女孩。后来我专门把周末空出来,带他去远足和野营,给他讲我当兵时的军营故事;和老战友踢球时,也把儿子带上”观战”。现在他上小学了,体格很棒,说话声音比以前洪亮了很多,还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很有那么股小小男子汉的味道。”

心理学认为,父亲对男孩的成长起着格外重要的作用。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气质上的差别,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多差异。母亲总想保护孩子,提供给孩子的,更多的是温情和舒适感;而父亲则提供力量、支持与依靠,一般会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这对男孩子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确立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现在很多父亲因忙于工作,很少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他们远离了孩子的情感中心。

而且父亲在孩子的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和强大的依靠。在童年阶段,男孩子基本上是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父亲的,在父亲那里他们可以学习到很多男性的优良品质,以及对社会、家庭的责任等。而在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里,男孩失去了学习的榜样。

据了解,樱冢澈的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他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刘著的父亲是一名公务员,由于工作原因而顾不上照顾他,带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当幼儿园教师的母亲肩上。

F、青春期“性教育”至关重要

个案:一位16岁的少年,因爸爸有外遇而离婚,妈妈从小就教育他,不要随便与女生交往,若交往一定要对其负责,不要像爸爸那样,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在这种教育下,他不知如何与女生交往,于是干脆就不交往。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开始喜欢抹妈妈的口红,穿妈妈的内衣,看着镜中妩媚的“自己”,心中非常快乐。

性欲是人的本能,应该得到满足而使其能量发泄,弗洛伊德曾明确指出:“当性欲本能的能量受到过分严苛的阻抑后,可能导致或性功能障碍。”

这位少年在妈妈不当的性教育下,不敢与异性交往,压抑了自己的性本能,他对异性的本能需求,在欣赏镜中的“她”中得到了释放,所以他感到非常舒服快乐。妈妈发现他在那自言自语,其实,他是在和镜中的“她”对话。

心理学认为:家庭教育中性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拒绝,或者被歪曲(如个案中的母亲)等,会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请为人父母的,千万重视。

有人说,是哈日哈韩的时尚文化,在我们尚武的中华大地上席卷起了阴柔风潮。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眼睛向外看世界,寻找让自己强大起来的榜样,在这个时期,时尚文化对其极有感染力,深刻地影响着少男少女的审美取向。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电影《追捕》放映后,很多男青年学片中冷酷的高仓健,剃起了小平头;香港电视剧《霍元甲》播出后,街头巷尾刮起习武之风。在那时的尊崇男子汉的时尚文化中,初出道的唐国强被贬为“奶油小生”,现在的孩子学影视上的美少年的风采,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日韩在动漫中呈现出的“伪娘文化”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在日韩教育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让小学生在大冬天里,单衣光腿到雪地玩耍,以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这对我们有何借鉴?

为不让“孩子被性别角色的错位而困扰”,是不是教育部门和父母一样,也要提升“性别教育”?

摘要与附加信息

该文档为一篇关于青少年异性癖及其社会心理背景的专家解析文章,发表于2010年5月24日。文章通过对几位青少年(包括被称为男版“范冰冰”的刘著)的生活经历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了异性癖的成因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文中提到,男性与女性的心理性别、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可能不相符,导致产生异性癖(即易性癖)的现象。专家张纯提到,心理问题的根源可能来自于教育方式、家庭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性别角色的教育不当,也可能使孩子在性别意识上产生困惑。文中还通过个案分析探讨了“伪娘”文化的发展以及青少年在成年前的性别教育的重要性。整体上,这篇文章鼓励父母、教育者关注孩子的性别意识和心理成长,以促进健康的性教育和性别角色认知。

附加信息 [Processed Page Metadata]

| Attribute | Value | |—————–|—————————————-| | Filename | m_专家解析青少年异性癖:应从小给孩子“明性片”.md | | Size | 15240 bytes | | Archived Date | 2024-11-07 05:32:09 | | Original Link | https://m.sohu.com/n/272314551/ | | Author | 中国新闻网 | | Region | 中国大陆 | | Date | 2010-05-24 | | Tags | 异性癖, 青少年心理, 性别教育, 伪娘文化, 家庭影响, 心理健康 |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浏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